新型凹腔火焰稳定器——“燕尾槽”流动特性研究 | |
孙晓峰; 王春; 姜宗林 | |
会议录名称 | 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中国安徽黄山.2010-07-14,p.49-54 |
2010-07-14 | |
页码 | 49-54 |
会议名称 | 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 |
会议地点 | 中国安徽黄山 |
摘要 | 超燃冲压发动机作为一种吸气式推进装置,在未来高超声速飞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燃烧室的设计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但是由于空气来流速度高,燃料在燃烧室中停留时间短,燃料和空气不能够有效的混合,导致发动机燃烧效率较低。1993年,俄罗斯CIAM(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设计了壁面凹腔作为火焰稳定器,并在俄/法联合实验中成功应用。目前,一种后壁有倾角的二维结构壁面凹腔已经被大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凹腔内形成的高温低速回流区可以起到稳定火焰的作用。但是同时由于凹腔内回流区较强的封闭性,致使凹腔内部和超声速主流之间质量交换率较低,混合强化能力有限;在凹腔上游设置燃料喷孔时,燃料/空气混合层不能很好的扩展。针对这种不足,本文数值研究了一种具有侧向收缩比和后掠角的三维结构壁面凹腔——"燕尾槽"在超声速燃烧室中的流动特性,并和经典二维结构凹腔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燕尾槽"诱导产生了一种三维的涡结构,燃烧室边界层流体被卷入到"燕尾槽"内部,沿螺旋线向外侧下游流动。在上游添加燃料射流时,发现"燕尾槽"内的燃料浓度大于二维壁面凹腔,表明这种三维的涡流动具有更好的混合强化能力。 |
关键词 | 超声速燃烧 超声速混合 壁面凹腔 数值模拟 |
URL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44189 |
专题 | 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通讯作者 | 孙晓峰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晓峰,王春,姜宗林. 新型凹腔火焰稳定器——“燕尾槽”流动特性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中国安徽黄山.2010-07-14,p.49-54,2010:49-5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035.pdf(933KB) | 开放获取 | --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Lanfanshu学术 |
Lanfanshu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孙晓峰]的文章 |
[王春]的文章 |
[姜宗林]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孙晓峰]的文章 |
[王春]的文章 |
[姜宗林]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孙晓峰]的文章 |
[王春]的文章 |
[姜宗林]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