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次生山地灾害的活动特点与形成规律研究最终报告 | |
崔鹏, 姚令侃, 何思明, 陈晓清, 鲁晓兵 | |
2013-10-30 | |
Abstract | 本研究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现场调查、遥感解译、模拟实验、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等综合手段,开展了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活动特征与分布规律、震后山地灾害孕灾环境变化与山地灾害长期演化规律、震后滑坡崩塌(含滚石)形成条件与机理、震后成灾条件下水土耦合效应与泥石流形成机理、次生山地灾害防治技术改进5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性成果:(1)调查判识了967处新增泥石流,阐明了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演化趋势与山地灾害分布规律,编制了地震区系列灾害图;(2)揭示了震后震裂边坡失稳破坏机理和宽级配弱固结土石体形成泥石流的机制;(3)发展了震后泥石流警戒雨量计算方法、峰值流量修正方法、主河输移控制型泥石流防治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初步建立了强震带边坡工程位移控制设计与柔性防护技术体系;(4)构建了基于人工可控排泄的堰塞湖应急处置和滚石灾害防治技术。 |
Keyword | 汶川地震, 次生山地灾害, 活动特点, 形成规律, 泥石流 |
Language | 中文 |
Document Type | 科技报告 |
Identifier | 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90565 |
Collection | 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崔鹏, 姚令侃, 何思明, 陈晓清, 鲁晓兵. 震后次生山地灾害的活动特点与形成规律研究最终报告,2013.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