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e of Mechanics, CAS
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的装置 | |
林烈![]() ![]() ![]() ![]() | |
2006-12-20 | |
Rights Holder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Abstract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的装置,包括:一中心电极、3个外电极,由三相交流电源供电;上法兰、下法兰与本体顺序连成一体,中心电极和外电极插入本体内;上法兰的另一端面嵌入进气盘,其上开有孔和分别连接气路接头;在上法兰上还开有孔和导气孔;在沿导气孔向下法兰方向开一通孔,其通孔内嵌入一侧壁上有出气孔的出气帽;气路接头与气源连通;电极的中心进水接头和外进水接头与冷却水系统的出水管连通;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极电连接。3个放电电弧之间的点燃时间在相位上相差120度,并在电极表面合成形成脉冲放电,产生连续性非平衡等离子体,保证等离子体在时间上的连续性。由于使用三相交流电源供电,降低了成本,便于操作和维修。 |
Application Date | 2005-04-25 |
Application Number | CN200520022934.1 |
Patent Number | CN2850202Y |
Claim | 1.一种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的装置,包括:电极、电源(27)、气源(28)、冷却水系统(2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盘(7)、上法兰(8)、下法兰(10)和本体(17),其中上法兰(8)、下法兰(10)与本体(17)顺序连成一体;所述的上法兰(8)的另一端面嵌入进气盘(7),在上法兰上(8)开有至少1个微孔(31)和至少1个导气孔(32);在进气盘(7)上开有2个孔(34)、(35),孔(34)、(35)上分别连接第一气路接头(23)和第二气路接头(30);在沿导气孔(32)向下法兰(10)方向开一通孔,其通孔内嵌入一出气帽(9),出气帽(9)的侧壁上有出气孔(33);电极的第一气路接头(23)和第二气路接头(30)与气源(28)连通; 所述的电极包括1个中心电极(22)和3个相同的外电极(19),其外电极(19)以中心电极(22)为中心环绕等间距设置;所述的中心电极(22)和外电极(19)均为一圆筒,其前端封闭呈圆锥状;,其中电极的中心进水接头(1)和外进水接头(24)与冷却水系统的出水管连通,中心电极(22)与三相交流等离子体电源(27)的中性线电连接,外电极(19)分别与三相交流等离子体电源(27)的3条相线电连接; 所述的中心电极(22)的末端与中心电极杆(5)前端密封对接成一腔体,该腔体通过上法兰(8)和进气盘(7)插入本体(17)腔体内,该腔体内装有中心进水导管(3),中心进水导管(3)与该腔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上法兰(8)和进气盘(7)与腔体之间设置中心电极绝缘套(6)和绝缘套(20);另外中心电极杆(5)侧壁开有出水口; 所述的外电极头(19)的末端与呈形的外电极杆(12)的前端密封对接连成一腔体,该腔体前端通过本体(17)的侧壁的孔插入腔体内,并通过依次包覆在外电极杆(12)外壁上的外电绝缘垫(16)、外极绝缘套(14)和固定螺母(15),一起固定在本体(17)的侧壁上;该腔体中装有外电极导水管(18),该外电极导水管(18)与腔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压紧螺母(13)固定在外电极绝缘套(14)上。 |
Classification | 实用新型 |
Status | 失效 |
Note | 未缴年费 |
Country | 中国 |
Agency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Document Type | 专利 |
Identifier | 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99678 |
Collection | 力学所知识产出(1956-2008)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林烈,盛宏至,杨驰,等. 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的装置. CN2850202Y[P]. 2006-12-20.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